笔趣阁

笔趣阁>杂志对话 > 第190章 戒溺奶头乐(第1页)

第190章 戒溺奶头乐(第1页)

时值深秋,梧桐叶纷纷飘落。嵩阳书院的菊圃东侧,竹篱下诸位老者围坐品茶。忽然有位都市青年驱车前来,拿着平板电脑问道:"如今短视频、网游、综艺如潮水般涌来,人们整天刷屏不知疲倦,这难道不是过去所说的奶头乐吗?如何才能自我摆脱?"诸位老者抚摸胡须相视,便用古今中外的学说来解答,他们的话语恳切,记录如下。

第一章蜜糖陷阱:奶头乐的精神麻醉术

满头白发、穿着宽大长袍的老者是燕地宿儒,他指着茶盏中的浮沫叹息道:

"《孔子家语》说芝兰生长在深林里,不会因为没人欣赏就不芬芳,如今世人却像兰草追逐光线,全都朝着屏幕生长。从前赫胥黎在《美丽新世界》中预言人们将死于所爱,如今应验了!短视频如同蜜糖包裹砒霜,每刷一屏好像尝到甜头,实则蛀空心智。我曾读《吕氏春秋》肥肉烈酒,一心想靠它们强身健体,这叫烂肠的食物,如今娱乐至死的现象,和烂肠的精神食物有什么区别?"

身穿玄色道袍的终南隐者,指着庭院中牵引丝线的傀儡说:

"《庄子》说驾驭万物而不被万物所驾驭,如今人本想驾驭万物,反而被屏幕所驾驭。从前偃师进献傀儡,周穆王惊叹它能歌舞,等到剖开才发现是皮革木片——如今的奶头乐,正像偃师的技艺,用声光色影做皮,用算法推荐做木,人们观看时忘形,就像穆王和傀儡对饮。西方人尼尔·波兹曼在《娱乐至死》中说毁掉我们的,不是我们所憎恨的东西,而恰恰是我们所热爱的东西,这和老子五色使人目盲,五音使人耳聋,虽时代不同却同样悲哀。"

戴着西洋眼镜的海归博士,展开平板电脑的数据图说:

"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全球平均每天屏幕使用时间已达4。7小时,其中83%是无意义的娱乐。脑科学显示,刷短视频时大脑多巴胺的分泌模式,和吸食可卡因相似——奖赏机制被劫持,就像老鼠沉迷按压快感杠杆。更有实验证明:让受试者连续十天只看娱乐内容,他们的前额叶皮层活跃度下降19%,这和《礼记》中玩物丧志的古训,在科学上相互印证。"

第二章时间熵增:沉迷者的生命耗散

携带算盘的老者是徽商后代,他拨动算珠说:

"我祖先的训诫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如今的奶头乐却是一寸屏幕十寸金——不是增值,而是耗散。从前江淹梦见笔生花,如今人流泪点赞;从前王羲之临池学书法,如今人机不离手。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熵增是世界的基本趋势,人若沉迷娱乐,生命就像散沙,在刷屏中流向无序。看看抖音用户平均每天打开23次,每次间隔11分钟,这不是生命碎片化,实在是生命熵化。"

抱着《资治通鉴》的老者是史官后裔,他翻到汉武帝纪说:

"汉武帝喜好神仙方术,尚且知道使用要有节制,如今的普通人反而没有节制。司马光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成瘾者从刷一小时到刷十小时,就像汉成帝沉迷赵飞燕,隋炀帝迷恋广陵花,逐渐陷入无法返回的境地。更可叹的是,《颜氏家训》说幼年学习的人,如同日出的光芒,如今的孩童还不认识《三字经》,先学会拍短视频,这不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实在是羊还没入圈就先迷路了。"

拿着神经科学图谱的西医传人,按着图谱讲解:

"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DMN)在深度思考时最活跃,而刷屏时这个网络会被抑制。麻省理工学院的实验证明,持续娱乐会导致DMN萎缩,人将失去内省能力,如同行尸走肉。这就像农田长期种植经济作物,土地必然贫瘠——奶头乐种的是即时快感,收获的是精神荒漠。《黄帝内经》说久视伤血,久卧伤气,如今的久刷,伤的是灵魂的元气。"

第三章破茧之术:重建精神免疫系统

忽然有位采菊翁从东篱走来,拿着《陶渊明集》笑着说:

"陶令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其中的真意,恰恰是破局的方法。我效仿他心远地自偏,设立三不刷戒律:吃饭时不刷、睡前不刷、独处时不刷。更创造替代种植法:当手想触摸屏幕时,改握毛笔写《心经》;当眼睛想盯着屏幕时,改看庭院中竹影摇曳——要知道屏幕外有真南山,短视频里无东篱。西方人梭罗居住在瓦尔登湖,说人类已成工具的工具,如今应当效仿,做工具的主人。"

穿着僧衣的老者曾驻锡灵隐寺,他捻着佛珠说:

"《金刚经》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如今人的心住在屏幕上,怎能不迷惑?我传授观屏四问:这次刷屏为了什么?刷屏后得到什么?不刷会失去什么?十年后看这次刷屏,值得吗?从前慧能听客人论经而开悟,如今人可设闻机而悟:每当手机提示音响起,先问这是法音,还是魔音?更有妙喻:屏幕如镜子,本可以照物,若人自己迷惑于镜中幻影,不如打碎镜子观看真实。"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携带沙漏的老者精通计时术,他把沙漏放在案上说:

"我创制黄金三时法:每日清晨三小时为圣域时间,不接触任何娱乐;午间三小时为俗世时间,可以有限刷阅;晚间三小时为修省时间,用书籍代替屏幕。西方人富兰克林的时间账簿法与此相通,他每天问今天做了什么有益的事?我则加一问今天屏幕消耗了几小时?更有时间货币化算法:假设时薪50元,刷一小时短视频就消费50元,问自己买到了什么价值?"

第四章古今对勘:娱乐有度的智慧光谱

拿着《东京梦华录》的老者是汴京遗民,他指着书页说:

"宋代的瓦舍勾栏里,百戏杂陈,然而陆游有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的诗句,可见娱乐本是生活的调剂。如今的问题在于调剂变成了主食,如同《楚辞》中众人都竞相追逐贪婪,竞相追逐屏幕上的娱乐。从前李渔写《闲情偶寄》,尚且知道闲情需要偶尔寄托,如今人把闲情当作常态,怎能不生病?"

抱着《浮士德》的西洋文学博士,抚摸书卷长叹:

"歌德笔下的浮士德用灵魂换取享乐,如今世人则用思考换取点赞。尼采说知道为何而活的人,几乎能承受任何如何而活,奶头乐的危害,在于让人不知为何而活,只知道如何刷活。但也有解决方法:如同浮士德最终被永恒之女性拯救,如今人应当用永恒之价值自救——或投身科研,或深耕技艺,或守护亲情,这些都是屏幕外的永恒女性。"

忽然有少年捧茶走过,失手打碎茶盏,诸位老者一同笑起来。白须公指着碎片说:

"看这就知道:碎盏难以复原,刷屏难以停止。然而碎盏可以领悟无常,刷屏却迷惑于恒有。我听说日本有断舍离的方法,中国有克己复礼的训诫,西方人有斯多葛主义的坚守,宗旨是一样的:不是消灭娱乐,而是节制娱乐。如同茶盏盛茶,太满就会溢出;屏幕盛娱乐,太滥就会使人愚蠢。"

暮色四合,都市青年两次下拜感谢道:"从前以为刷屏解乏,如今知道是饮鸩止渴;从前以为娱乐无害,如今知道是钝刀割智。我愿用三耕来自勉:耕耘心田以种植智慧的禾苗,耕耘书田以收获真正的滋味,耕耘世田以建立实在的功业,不做屏幕间的浮尘。"

诸位老者点头,让童子点燃灯烛。菊圃中光影摇动,恰似屏幕外的真实月光,虽然没有炫目的光彩,却能照亮归程。忽然有夜蛾扑向灯焰,白衣公叹息道:"这也是比喻:飞蛾迷惑于灯焰而死亡,人迷惑于屏幕光芒而愚蠢——希望后生做掌灯人,不要做扑屏的飞蛾。"

喜欢杂论对话请大家收藏:()杂论对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