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过后,魏嬿婉心头星火非但未熄,反倒愈发地旺盛。
尽管前路茫茫,她空有冲破樊笼的心,却寻不着撕开这铁幕的刃,依然将攀附龙榻的念头咽了下去,心念执拗地,落回了永璜阿哥的书斋暖阁。
她不知道该怎么做,可她知道,唯有此地,唯有那宣上墨痕,和尚书房隐约飘来的讲论余音,是她的心想要紧紧抓住的。
重回那方紫檀书案旁,魏嬿婉侍奉得愈发恭谨小心,研墨、铺纸、添茶,动作轻悄如狸奴,唯恐一丝多余声响惊扰了永璜阿哥,更怕惊扰了自己这偷窃‘天光’的隐秘。
不敢明目张胆地盯着发问,她便学会了藏,将那份如饥似渴的焦灼深深摁进眼底最幽暗的角落。
更多时候,只是垂首侍立,眼观鼻,鼻观心,捕捉永璜每一次落笔的沙沙声,捕捉着他偶尔自言自语的低喃,捕捉从老学士飘来的只言片语——‘制衡’、‘权柄’、‘民心如水’。
偶有片刻闲暇,永璜搁笔揉腕,她便趁机将声音放得又软又憨:“阿哥您瞧,这个字儿,歪歪扭扭的,活像田埂上爬的蚯蚓!它在这儿爬来爬去,是饿了在找食儿吃么?”
或是点着另一个笔画繁复的字,“这个倒像个顶着大壳的笨乌龟,它驮着这么重的壳,累不累呀?”
这番粗陋,常能逗得永璜展颜。比起教导永璋,教导一个比他年岁更大的姐姐,显然更有成就。
孩童心性里那份好为人师的得意被勾了出来。
“蠢话!此乃‘权’字,权柄之权!岂是蚯蚓?蚯蚓何来制衡之力?这‘龟’字么,说的是卜筮占卦,通晓天机之意…”
他稚嫩的讲解或浮于表面,或掺杂着误解,但对魏嬿婉而言,这便是久旱甘霖,是她拼尽全力从指缝里抠出的,沾着泥的碎金!
她屏息听着,将每一个音节都囫囵吞下,贪婪地咀嚼着那些词句背后透出的力量。
然这方让她得以喘息偷光的暖阁,也并非全然安稳。皇上驾临钟粹宫的次数,不知何时竟密了起来。
那明黄的身影,那龙涎香裹挟着威压的气息,如同悬在头顶的阴云。每每听闻圣驾将至的通传,魏嬿婉便如惊弓之鸟。
她不再像从前般寻着由头往纯妃娘娘跟前凑,希冀着一丝能被龙目扫到的微末机会。
相反,她避之唯恐不及。
当那象征着无上权力的脚步声踏入殿门,魏嬿婉便将自己缩成角落最不起眼的影子。
她的头垂得极低,呼吸放得又轻又缓,仿佛连心跳都竭力压抑着,唯恐一丝微澜惊扰了那九五之尊,更怕那曾经令她生出‘庆幸’,而此刻却让她胃里翻江倒海的目光,再次落在自己身上。
暖阁内,永璜朗读的声音随风断续传来:“故国不以利为利,以义为利也…”
魏嬿婉低垂的眼睫剧烈地颤动了一下。
正午的日头暖洋洋地照着钟粹宫的小园子,魏嬿婉半蹲着身子,扶住永璋的腰背,永璜在一旁引着他那肉乎乎的手指,在铺了细沙的浅盘里笨拙地勾画。永璋阿哥咯咯笑着,沾了几点在鼻尖上。
“三弟,这一横要平,像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