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琛彻底傻眼了!
通缉犯?
我就这样被通缉了?
怎么来时好好的……
这会儿,回不去了?
看到江琛面色抑郁,王允内心暗爽。
自从江琛的名字出现在抵报那天开始。
一心忠于汉室的他,便暗暗留上心了。
之前几次党锢,加上外戚、宦官接连为祸。
王允发现朝廷上,中青年阶层的能臣干吏,已经严重青黄不接。
类似杨家、袁家、陈家、荀家这些世家大阀,由于在朝为官且身居高位的人很多,他们凭着敏锐的政治嗅觉,早早做出应对和布局。
一些觉得大汉这颗大树暂时还不会倒下,便让家族年轻一代离开洛阳官场,回乡隐居,等待时局稳定,再次接受朝廷的征召;
还有一些判断出乱世即将开启,同样让年轻一代下野,不过他们却是暗中下注,变相抛弃效命多年的汉室。
王允和少部分人属于坚决的保皇派。
看到这一幕,他们心急如焚,无奈他们不是文臣便是大儒,除了府上那几千家仆,根本无法接触兵权。
而从十常侍之乱、到董卓祸乱洛阳。
王允这些人深知,手上没有军队绝对不行。
一旦时局有变,莫说保护汉室,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保不下来。
必须尽快培养提拔一些年轻人,最好手握兵马或者知晓兵事。
袁家四世三公,在官场号召力很大。
袁绍、袁术俩人正好掌控兵马,原是王允的第一选择。
可看到袁隗生前的布局,王允这伙人十分骇然!
董卓如是豺狼,袁家便是恶虎!
这袁家,可能已经暗中瞄上那个位置了。
曹操倒是忠心,同样手握兵权,无奈他是阉宦之后,王允这些清流根本不敢相信曹操,只让蔡邕这位大儒与他维持一定的交情。
挑来选去,身家清白,又有‘大才’的江琛,竟是矮子里面拔高个,让王允等人觉得可以接触培养。
今天首次见面,王允还惊喜发现,这位青年才俊,居然比那些老友还要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