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典在怀中震动得更厉害了,云栖甚至听见了极轻的"咔嗒"声——像种子顶开硬壳,像灵田裂开新垄,像。。。
"云栖?"沈砚回头,灵力在指尖凝成光团,"怎么了?"
她蹲下身,用竹铲轻轻拨了拨那株嫩芽。
芽尖上挂着的露珠里,竟映出了谷仓门的虚影。
"沈砚。"云栖抬头,眼睛亮得像星子,"我好像。。。摸到这田的脾气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云栖指尖的竹铲轻轻拨弄那株嫩芽,露珠里谷仓门的虚影随着她的动作微微摇晃,像被风掀起的麦浪。
农典在怀中烫得几乎要穿透衣物,她忽然想起十年前初读农典时,卷首那句"田有灵,种者心"——原来不是玄虚的比喻,是真的。
"沈砚,你看这芽。"她将竹铲倾斜,让嫩芽上的露珠折射出更多光影,"谷仓门是阵眼,可这芽。。。是阵的气。"她指尖拂过泥面,方才被竹铲翻起的土块正泛着奇异的暖光,"灵田要活,得先养气;这迷阵要破,怕是要顺着田气走。"
沈砚俯身时,玄色道袍扫过她发顶,指节轻轻碰了碰那株嫩芽:"你说怎么做?"他眼底的冷硬早已褪尽,只剩一片沉得住气的静,像秋收后翻整过的土地,等着她撒下种子。
"用农典引气。"云栖按住胸口,能清晰摸到农典在体内的震动频率,"之前破阵时,金纹像引水沟;现在这芽,像灵谷抽穗——我试过,竹铲沾了灵田的泥,就能引动木属性灵力。"她抬头看邱师姐,"师姐的脉图现在如何?"
邱师姐早把青玉簪取下,正将发尾的银线缠在指尖。
那银线是她特制的探脉丝,此刻泛着淡青:"乱络还在收,可西北方的灵力流速变快了,像。。。像有什么在抽气。"她忽然挑眉,"和你灵田里催芽时的灵力波动,像极了。"
丁药师从乾坤袋里摸出个琉璃瓶,倒出些淡绿色药粉撒在地上。
药粉没有随风飘散,反而聚成细流往西北方淌:"木灵粉追着田气走,和你说的引气方向一致。"他冲云栖点头,"小师妹你说怎么调,我这把老骨头跟着转。"
余道长的陶枝突然发出清响,他用枯枝般的手指在雾中划出三道银痕:"魏书生刚翻到《农阵解》,说田气顺则阵门开。
你看这金纹,原本是死的,现在跟着芽尖在动——"他陶枝轻点嫩芽,银痕竟与金纹重合了一瞬,"这是活阵,得用活法破。"
魏书生抱着古籍凑过来,额角还挂着汗:"我。。。我又查了《仓门考》,说上古农阵都要种者心引。
云栖师妹是种灵田的,这田气。。。怕只有你能引。"他攥紧书页的手微微发颤,"陆掌教给的养元丹我全埋在后山了,现在。。。现在就信你。"
云栖喉头一热。
她想起前日在柴房,魏书生攥着发霉的《齐民要术》哭着说"我娘教我要站得直",想起他指甲缝里永远沾着墨渍,却在昨夜偷偷给她送了盏防蚊的艾草灯。
她冲他笑了笑,转身将竹铲深深插进泥里:"那便试试。"
农典在体内炸开一团暖热,顺着经脉涌到指尖。
云栖能清晰感知到周围的灵力——木属性的清润,土属性的厚重,像灵田里不同垄沟的水,正按照某种隐秘的节奏流动。
竹铲与泥土相触的地方,金芒如星子般窜起,沿着她划的痕迹连成细网,竟与余道长画出的阵纹完全重合。
"沈砚,用你的灵力压着木属性。"她头也不抬,"邱师姐,用探脉丝引着土属性往芽尖走——对,像我灵田分垄时那样,慢些,匀些。"
沈砚指尖的幽蓝灵力如游龙般窜出,精准裹住一团木灵;邱师姐的探脉丝银线轻颤,牵着土灵往嫩芽方向汇拢。
丁药师撒出第二把药粉,这次药粉没有流淌,而是在半空凝成小小的漩涡,与金芒网相绕。
余道长的陶枝突然绽放出暖黄光芒,照得金纹愈发清晰——原来那些看似杂乱的纹路,竟是按"一垄三弯"的灵田布局排列的。
"成了!"魏书生突然喊出声,古籍书页自动翻到某章,"《农阵解》说三光汇垄,阵门自开——你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