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尼玛卿山这座神山的传说那要说起来也是三天三夜都说不完,因为藏地本来就是一个充斥着无数神话的神秘之地。
在藏族古代民间传说之中,阿尼玛卿山神原是吐春王国最早的九天座王之一,布岱贡嘉八个儿子之一,是藏族历代先祖祭祀之九大山神之一。
阿尼玛卿山神住青藏高原东北部,主司这里人们的生死福祸和统辖高原东北部的所有山神和妖魔鬼怪,保护着人们的安全。
因是这里最早最大的山神,所以被尊称为“玛嘉”,即玛氏王,也是藏人的祖神、战神和保护神。
在神话传说之中,阿尼玛卿山神头戴红缨帽,身披银甲,乘玉龙白马,右手持矛左手掌旗,腰悬宝剑佩弓挂箭。
日间巡视虚空和人间,行云布雨施放雷电,或降吉祥或降灾祸,奖惩人神监视敌人,在夜间会集神鬼,差遣任务。
“那这跟我们要去的年保玉则,有多大的关联呢?”夜枭问。
我想了一会开口道,“关联肯定有,而且还不小呢,在有关年保玉则的神话故事中有一则是这样说的。”
一位勇敢善良武艺超群的年青猎人,舍家弃业,只身来到年保玉则山脚下,看到湖畔景色迷人,牧草丰美,就定居下来,以打猎为生。
某日他看到从空中飞来的一只老雕,嘴里噙着一条小白蛇,那条白蛇正是年保玉则山神的三女儿,而老雕是恶魔的化身,经常出来危害生灵。
后来,年保玉则山神幻化成白牦牛与前来强占神山的恶魔化神的黑牦牛激战七天七夜。
“年轻猎人看到白牦牛身疲力竭,就勇敢地加入激战行列,协同白牦牛打败并杀死了恶魔。
年保玉则山神为了报答年青猎人对他们一家的救命之恩,就把最小、也是最美丽的三女儿许配给了年轻猎人为妻,后来生了儿子。
儿子又有了三个孙子,分别叫昂欠本、阿什姜本和班玛本,他们各个勤劳勇敢,聪慧善良,为了生存和发展,开疆拓土,各奔东西,繁衍生息,创下了人们今天常说的上、中、下三果洛。
至今,传说住在年保湖周围的牧民仍可看到湖中的白牦牛潜出碧波,徜徉戏嬉于湖岸上久久不肯离去。
阿尼玛卿山是佛前最高侍者,祖父大玛神,是而其附近的年保玉则自然也是其后裔。
要说两座神山的地位,前者更为重要,但是那伙人为什么会将巫山的龙脉之气带去年保玉则而不是阿尼玛卿山?
我猜想,一是这座神山的龙脉之气相对阿尼玛卿山弱一些更好下手,二来则是因为瑶池的关系。”
“啊?瑶池?”
夜枭有些摸不着头脑。
“传说之中,瑶姬不是巫山神女吗?她将瑶池带了一部分下来才有了那一汪鸳鸯湖。
而年保玉则下面的仙女湖起源的传说,同样是西王母的瑶池圣水。